美國已經定義世界正大進入“大國競爭時代”,且中國是主要的對手。打壓也好,封殺也罷,實際上就是推動與中國的脫鉤斷鏈。而為了應對美國霸權,為了建立一個更平等的世界秩序,“去美國化”就是一種必然。這是否表明了中美關系正在漸行漸遠?
美國新版國家安全戰略強調,“后冷戰時代”正在被“大國競爭時代”所取代。中國是既有愿意也有實力與美國“競爭”的最大對手。這10年是世界未來的十字路口。而美國有能力也必須贏得“競爭”重塑世界秩序的戰略優勢。
中美關系的“競爭、合作、對抗”三分法也好,對華戰略的“投資、結盟、競爭”三原則也罷,其最終目的就是欲阻斷或遲滯中國復興強國的進程。
而對中國經濟科技的封殺和打壓,以及欲建立的所謂新自由世界聯盟,實際上就是在推動與中國的脫鉤斷鏈。目前對中國半導體和高科技的封殺政策,也可以說是一種“選擇性”脫鉤。
高科技領域的選擇性脫鉤,有兩個方面的作用。一是通過打擊中國的高科技,遏制中國經濟的提速升級。保持美國經濟科技的絕對優勢。二是借此推動全面脫鉤。以擺脫目前這種一損俱損的尷尬關系。也是為了把中國孤立在西方或新世界秩序之外。當然最終也是在為中美之間的陣營對抗做準備。
其實,對中國科技的打壓與封殺政策一直都存在。美國的先進和敏感科技一直對中國采取隔離限制政策。美國維持科技的絕對優勢,就可以長期保證經濟發展優勢。中國可以成為世界經濟科技大國,絕不能讓中國成為經濟科技強國。而沒有高科技的優勢,中國也就無法建設現代化強國。
2023-06-08 10:24:07
2023-06-07 10:01:04
2023-06-06 09:44:01
2023-06-05 09:40:22
2023-06-02 09:54:32
2023-06-01 10:18:04
2023-05-31 09:48:01
2023-05-30 10:14:3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