隨著美歐介入的加深,俄烏沖突已經實際上演變成了俄與美歐的代理人戰爭。俄以一國之力與美歐50余國在烏克蘭打代理人戰爭,困難是顯而易見的。此時的俄羅斯當然希望有更多的國家站出來“支援”。然而,這卻未必意味著俄需要中國的“支援”。
中國的GDP是俄的10倍,與歐盟27國相當。重要的是,中國的制造業能力天下無雙,中國的常規和戰略級別的武器也非常強大。如果能夠得到中國的大力“支援”,自然可以增強俄的戰力。特別是可以極大削弱美歐對俄的制裁效果。
正是基于此,美國從一開始就警告中國不要支援俄羅斯。甚至于要求中國站在美歐一邊指責、制裁俄羅斯。至少要斷絕與俄的經貿往來。
表面上看,俄確實需要中國的支援,但也僅僅是表面而已。是否需要中國的支援,這不是簡單的數字游戲或力量對比。而是要從可能引發的國際大局演變以及俄自身的戰略出發。
雖然中俄是戰略伙伴關系,雖然有共同的戰略利益,雖然要共同面對美國的戰略打壓,但不是軍事同盟國家。這決定了中俄在互動方面會有所限制。
對于俄烏沖突,中國的態度很明確,那就是事出有因。也就是俄的國家安全受威脅在先。這就決定了有一定的合理性,就不能單純從一國侵略另一國的立場出發來做判斷題?;蛘哒f不能與美國北約經常對一國以各種借口發動軍事入侵相提并論。
2023-06-08 10:24:07
2023-06-07 10:01:04
2023-06-06 09:44:01
2023-06-05 09:40:22
2023-06-02 09:54:32
2023-06-01 10:18:04
2023-05-31 09:48:01
2023-05-30 10:14:3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