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一場發生在歐洲土地上的矛盾,都天然地帶著“一箭雙雕”的屬性,科索沃戰爭如是,俄烏對抗亦如是。原因無它,煽風點火的總是美國,而美國在加班加點地想要搞死俄羅斯的同時,也由衷地希望與自己并肩作戰的歐盟一起完蛋。
面對美國“一視同仁”的打擊,歐盟和俄羅斯可謂“同病相憐”。不過相比于地大物博,尤其是可以到東方找補的俄羅斯,無路可去的歐盟可謂相當悲催。
而且更要命的是,美國作為鶴立雞群的超級大國,雖然富甲天下應有盡有,但卻相當刻薄摳搜,尤其是對盟友,簡直就是夏洛克再世。畢竟美國的財富,很多就是通過強取豪奪而來。所以面對美國的“偏愛”,美國的盟友紛紛表示被錯愛,日本和韓國這樣的盟友更是情不自禁地哭出聲來。
而同為美國盟友的歐盟之所以沒哭,不是因為堅強,而是因為歐盟的眼淚早已流干。
雖然不曾像日韓一樣不被美國當人看,但從幾十年為美國前赴后繼的打工生涯來看,打工人真的不如狗!
雖然同為白種人,有著“同種同源”的所謂優越性,但因為歐盟基本就是老牌西方國家的俱樂部,“瘦死的駱駝比馬大”,在美國看來就是一塊滋滋冒油的五花肉;而且因為歐盟身在美國絞殺俄羅斯的前沿,所以從二戰結束并一躍成為超級大國以來,美國就對西歐各國傾注了大量的心血,比如在1947年推出了“馬歇爾計劃”,幫助一片殘垣斷壁的西歐各國經濟迅速復興,同時將其納入美國主導的國際市場,為布雷頓森林體系提供了強力支撐。
2023-02-01 15:04:18
2023-02-01 09:00:25
2023-02-01 16:01:17
2023-02-01 09:31:49
2023-02-01 09:52:36
2023-02-01 15:55:01
2023-02-01 10:25:46
2023-01-31 09:36:38
2023-01-31 09:21:16
2023-01-31 10:09:42
2023-01-31 14:14:06
2023-01-31 08:49:33
2023-01-31 14:02:03
2023-01-31 09:50:08
2023-01-30 14:15:20
2023-01-30 10:11:01
2023-01-30 09:06:04
2023-01-30 09:14:32
2023-01-30 09:30:56
2023-01-30 09:43:46
2023-01-29 09:27:57
2023-01-29 13:42:17
2023-01-29 10:07:26
2023-01-29 09:45:40
2023-01-29 09:23:2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