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大家還記得,我們國家在2020年8月出臺了《新時期促進集成電路產業和軟件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》,政策中強調了我們2025年的目標,芯片國產化率提高到70%。這個目標可是太艱巨了,因為2019年我國芯片的國產化率還不足30%。
對于這個目標,我們心里也清楚,要快速實現7nm、3nm的這些制程不現實,但當下市場28nm以上制程的芯片占市場份額的77%,14nm以上制程的芯片占整個市場的90%以上,這就意味著我們只要搞定14nm制程,就能解決90%以上市場的芯片問題。而且,基本上14nm芯片幾乎就能滿足芯片需求了,包括手機芯片也一樣可以,只是性能稍差而已。
事實上,目前也只有手機芯片、部分GPU、CPU用到7nm以下的芯片,蘋果、華為、高通、聯發科等手機芯片用到了5nm、4nm,還有AMD、NVIDIA的CPU、GPU用到了5nm、4nm等,其它的芯片全是7nm及以上。至于用量很大的汽車芯片、MCU、物聯網、消費電子芯片等,基本都是28nm及以上工藝制程,未來14nm基本上就把絕大部分的芯片需要給滿足了。
所以,客觀上只要我們解決了14nm芯片的量產問題,美國對我國的芯片“卡脖子”基本就破產了。目前美國在EDA、半導體設備、材料、人才、技術等方面進行了全面封鎖,很顯然解決14nm工藝需要一個過程和時間,但以中國的財力、人才、制造能力,解決這些也就是個時間問題,而且在有市場需求的情況下不會太長。
也正是基于此,中國現在采取的策略就是大力建設28nm以上制程的產能,大力投入尋求對14nm工藝制程的突破。以中芯國際為代表的中國芯片企業,都在大力投入28nm及以上工藝制程。中芯國際有中芯深圳、中芯京城、中芯東方、中芯西青在內的四大項目,都是圍繞28nm及以上工藝制程在擴大產能。
中國這么干的目的是什么呢?就是要通過全面占領中低端芯片市場,讓你沒辦法在芯片領域賺很多中國的錢,而只要我們在中低端占據了絕對控制地位,美國就是再怎么控制7nm及以上制程,對我國各行各業的影響也是微乎其微的。那么,當他們芯片賣都賣不出去的時候,他們卡中國脖子的計劃就崩潰了。
以中芯國際為例,現在公司每天的芯片產能可以達到每天1.7億顆以上,其它公司也在加速擴產,我國的芯片自給率正在快速提升,全國日產能已經突破10億顆。
中國的這一招是非常狠也非常有效的,外國企業正在加速失去中國紅利。當2020年很多人都覺得我們國家計劃2025年實現芯片自給率70%是天方夜譚,但現在看我們非常有可能實現,這就是國家的戰略計劃,一般人看不懂!
2023-02-01 15:51:07
2023-01-31 09:06:38
2023-01-30 10:31:58
2023-01-30 09:51:12
2023-01-29 13:45:03
2023-01-28 15:16:36
2023-01-27 10:51:06
2023-01-26 13:03:04
2023-01-25 13:12:52
2023-01-24 10:49:12
2023-01-23 17:10:0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