戰爭的結果雖然是兩大列強先后折戟,越南更是在1975年美國撤軍后實現了南北統一。但長期的撕裂,讓越南即便在政治上實現了“大一統”,經濟和文化上的隔閡也難以彌合。
時至今日,為了維持南北統一,越南推出了“南總理,北書記,中主席”的“三權分立”模式,但隨著國際社會的風云變幻,以及越南為了守住南海非法竊據權益而與美國沆瀣一氣,導致南方勢力異軍突起,對作為政治中心的北方發起了猛烈沖擊,越南勢必再度陷入南北撕裂的尷尬漩渦里。
相比之下,雖然緬甸“紡錘形”的國土形狀理論上不可能南北撕裂,但現實情況是緬甸南北根本就是兩個世界。
而緬甸之所以出現這種比越南更可怕和尷尬的局面,根本原因在于英國殖民者的煽風點火。
作為世界馳名的“離岸平衡手,大陸攪屎棍”,英國最喜歡的就是挑撥離間,所謂“你若安好,那還得了”,所以為了讓別人痛不欲生,英國有困難要上,沒有困難創造困難也要上,緬甸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深受其害的。
因為英國漂洋過海而來,因此最先淪陷的是緬甸沿海地區,而這里在英國殖民者的經營下,也成為緬甸最發達的地區。
因為在經營緬甸沿海的同時,英國又從英屬印度方向通過英緬戰爭奪走了緬甸富饒的阿薩姆地區,導致剩下的緬北徹底成為窮山惡水的不毛之地。
而為了方便殖民,同時將緬甸打造成侵華跳板,英國在征服了緬甸沿海后,對緬北地區進行了“七邦七省”的分而治之策略,將一些軍政要職授予克耶族、克倫族、克欽族和佤族等少數民族首領,極力壓制緬族的“大緬族主義”。
在英國殖民者的大力支持下,緬北少數民族紛紛拋棄傳統的拜物信仰,轉信基督教,與緬族矛盾更加尖銳,緬甸南北的分裂更為嚴重。
時至今日,緬甸6000多萬人口中,主體民族緬族只占69%左右。主體民族的式微,是緬甸動蕩不安尤其是南北撕裂的根源所在。
2023-03-31 08:59:33
2023-03-31 09:16:44
2023-03-31 09:27:49
2023-03-31 09:39:25
2023-03-30 09:07:59
2023-03-30 10:13:02
2023-03-30 09:19:23
2023-03-30 14:06:03
2023-03-30 14:00:28
2023-03-30 09:35:50
2023-03-30 09:47:45
2023-03-30 10:02:49
2023-03-29 09:52:16
2023-03-29 10:21:22
2023-03-29 15:02:32
2023-03-29 15:09:56
2023-03-29 10:02:43
2023-03-29 09:23:45
2023-03-29 09:06:47
2023-03-29 10:12:32
2023-03-28 09:23:54
2023-03-28 15:18:49
2023-03-28 15:36:12
2023-03-28 09:46:08
2023-03-28 09:04:4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