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66公里長的塔克拉瑪干沙漠公路,去年開始建設沙漠公路零碳示范工程,正在建設的86個光伏發電站,要讓全線109口水源井都換成電力抽水灌溉。
這樣一年能少用1082噸柴油,減少3400噸的二氧化碳排放。
2017年,比亞迪的王傳福在央視《開講了》節目里曾經說過,如果中國1%的沙漠地區覆蓋了太陽能光伏板,可以解決全國13億人的用電問題。
這聽起來像是天馬行空的想法,其實是有真實存在的意義的。
原因有二。
其一,中國幅員遼闊,沙漠的面積也不小。有數據顯示,中國荒漠化土地占了國土面積的近四分之一。
其二,也恰是這些集中在中西部的戈壁、沙漠,風能和太陽能資源富集,技術可開發量占全國比重的60%以上。
大規模開發建設沙漠光伏,不僅能利用好沙漠戈壁這些價值較低的土地,獲得清潔的新能源,同時讓光伏發電成為現代化治沙防沙的手段。
人多地少,這似乎是我們花大力氣在沙漠建光伏發電站的一個重要考慮。
同時,把禍害人民生活的沙漠,治理成為當地百姓致富的良田,也是必選項。
但怎么才能做到這兩者同步?
拿庫布齊沙漠的光伏電站為例。
因為離北京比較近,所以從上個世紀80年代開始,這里就開始植樹造林以防沙治沙。
但是,單純的治沙是一件投入很大,卻沒有產出的事情。
這就導致企業參與的意愿并不強烈,只能靠國家投入。
2023-06-08 10:24:07
2023-06-07 10:01:04
2023-06-06 09:44:01
2023-06-05 09:40:22
2023-06-02 09:54:32
2023-06-01 10:18:04
2023-05-31 09:48:01
2023-05-30 10:14:32